7月9日,東莞理工學院298位2023級專業學位研究生新生帶著錄取通知書分別到松山湖校區、莞城校區報到,正式開啟自己的研究生學習生涯。入學后,他們將進入行業、產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實踐。
7月10日上午,2023級專業學位研究生選題實踐動員會暨新生入學教育啟動大會在松山湖校區學術會議中心舉行。學校校長馬宏偉、副校長徐勇軍、各培養單位相關負責人、研究生院工作人員、研究生輔導員和全體2023級專業學位研究生新生以及企業代表參加。
會上,馬宏偉向2023級專業學位碩士新生表示歡迎。馬宏偉說,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雙萬”城市,東莞擁有優良的產業環境和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是同學們今后發展的優質土壤。東莞理工學院是一所年輕的院校,正處于躍升發展階段,擁有優質的師資隊伍、科研平臺、設備資源、專業學科,能為同學們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今年,東莞理工學院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改革,目的在于培養具有突出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卓越工程師,他希望同學們與導師在選題實踐中開闊專業視野、激發學習興趣,發現企業真問題,增長才干,提升境界。
【資料圖】
徐勇軍表示,為響應國家需求,東莞理工學院再一次先行先試,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為同學們提供更多深入行業、產業一線實踐的時間。他希望同學們將機遇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腳踏實地、主動作為,不斷增強知識儲備和能力本領,以實干擔當重任、用奮斗實現夢想。
現場,兩位企業代表從業界角度出發,分享了產業、企業對學生培養的期望和對人才的需求,并詳細介紹了實踐內容。東莞市固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凌益民表示,專業實踐是一個能廣泛接觸社會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將學習的理論運用于實踐當中,縮短從一名研究生到高級工程師的思想和業務距離。廣東中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開說,企業有技術應用場景、技術應用資料,同學可以根據企業或產業實際應用需求尋找研究課題,培養職業素養、溝通協助等能力。
“改革目的是希望針對企業工程問題,去培養能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順應國家發展趨勢,為東莞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睎|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曾達幸說。從2022年12月份,機械工程學院在分析和總結2022級研究生企業實踐的經驗和成果基礎上,進行了2023年機械工程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改革。此次實踐,機械工程學院將與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族激光、深圳華拓科技等大型企業,以及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院,學生在參與企業的管理、科研以及解決研發問題當中不斷提升。
在工作三年后,2023級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專業研究生李駿選擇在今年到東莞理工學院讀研深造,師從學院院長孫振忠教授。目前,他已經實習了一個月,他分享了自己的實習感受:“我對于企業的各個項目、工作的流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有了很清楚的認識。在實習實踐過程中,自身有了更多的自主權,知道自己未來發展和研究方向?!?/p>
據了解,今年,東莞理工學院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創新性地提出了專業實踐培養環節采用四段式、“產-學-研-用”輪動的專業實踐模式,分為選題實踐、理論實踐、綜合實踐、迭代實踐四個階段,分別對應產業實踐、理論學習、科學研究和應用迭代。
新生入學后,首先安排進入行(產)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實踐,發現行(產)業待解決的技術或工程問題,并根據自身的研究興趣和專業特長確定研究內容,為學位論文選題做好準備。隨后,回到學校進行課程學習,掌握解決問題的理論方法。學習結束后,再次回到行(產)業,實施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初步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或工程問題,實現研究與應用同步開展。
為充分保證課程學習和專業實踐有效開展,東莞理工學院決定專業學位研究生7月開學,增設夏季小學期,讓同學有更多的時間深入行業、產業一線。
原文鏈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