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031號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函(渝衛函〔2023〕408號)
彭玲代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布局特醫食品產業搶占大健康領域“新藍?!钡慕ㄗh》(第1031號)收悉。經認真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全市產業基本情況
特醫食品輔助治療疾病日益成為現代醫學的普遍共識。發展特醫食品產業對推動我市食品工業、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37家企業獲得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注冊,其中國內企業31家、國外企業6家;共有94款特醫產品獲批,其中國產65款、進口29款。我市特醫食品產業基礎薄弱,尚無特醫食品生產企業;有經營者3561家,主要涉及藥店、超市、母嬰用品店及醫療機構。
二、前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臨床營養學科體系日趨完善。近年來,市衛生健康委積極推動全市醫療機構臨床學科建設發展,在等級醫院創建標準體系中納入營養學科建設指標,共在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立55家臨床營養科,基本能夠滿足廣大患者就醫所需;依托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重慶市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大力開展臨床營養診療項目培訓,極大提升全市醫療機構臨床營養學科發展水平。目前,營養篩查、營養治療已成為醫療機構治療疾病的常規手段。
(二)積極強化特醫食品產業培育。市發展改革委及市經濟信息委著力加強產業布局及培育。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在消費品工業“十四五”規劃中,將保健食品產業作為新興消費品培育的重要版塊,提出“拓展以特醫特膳保健食品產學研為一體的食品特色產業”。二是強化產業指導。積極支持健康食品產業培育,支持江津富硒農產品、潼南檸檬等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指導石柱縣建設市級康養消費品特色產業基地,推薦開州區生物醫藥企業項目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集聚化發展。三是強化品牌培育。支持健康食品加工企業參加中國(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并協調承辦方給予展位費減免等政策,支持健康食品加工企業參加消費品工業品牌集中推廣和品牌直播活動,市級工業和信息化資金對健康食品加工相關項目予以支持。四是強化科技賦能。鼓勵健康食品加工企業建立企業研發機構,鼓勵和引導園區、企業加強與市內外科研機構共建聯合研發機構等,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生產效益。
(三)臨床營養診療價格項目取得突破。市醫保局根據《重慶市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渝醫保發〔2020〕22 號)要求,重點推進以下工作。一是多維度制定營養相關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已經制定營養狀況評估、兒童營養評估、營養咨詢等 3 項營養診查(察)項目和靜脈高營養治療、腸內高營養治療、腸外營養液集中配制、腸內營養灌注、抗腫瘤化療藥物/腸外營養液集中配制、經鼻空腸營養管置管術等營養診療相關價格項目。二是及時新增臨床營養診療價格項目。2022 年,市醫保局對醫療機構申報的“腸內營養配制”按程序審核新增立項,支持臨床營養學科建設,加強醫療機構營養能力建設,發揮營養的臨床治療支持作用。三是大力支持特醫食品等制劑在臨床的使用。2021 年,我市診療項目統一編碼落地過程中,結合重慶實際,市醫保局將“腸內營養制劑”“特醫食品制劑”以“要素飲食150000007”向國家爭取支持申請賦碼,按非醫療服務項目管理,以便于醫療機構收費及對碼。同時,對“腸內營養制劑”“特醫食品制劑”等少數高值、一次性使用的、使用數量不確定、品規差異較大的醫用耗材,允許醫療機構在項目之外向患者收費。
(四)積極強化特醫食品安全監管。市市場監管局嚴格遵循“四個最嚴”要求,堅決守住特醫食品安全底線,推動特醫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嚴格監督管理。制定特殊食品風險分級管理辦法、監督檢查指南及監督檢查要點表,創新開展特殊食品經營規范提升活動,重點強化對特醫食品經營者持續合規經營、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全過程食品安全追溯記錄等監督檢查,督促落實專區專柜銷售、有消費警示用語、核對產品標簽和說明書與注冊批準的相一致等要求,嚴格執行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只能在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的規定,推動特醫食品規范經營。全年共抽檢特醫食品17批次,未發現不合格產品。二是壓實主體責任。指導特醫食品經營者認真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60號),運用“特食抽考核小程序”組織特醫食品經營者參加監督抽考,督促其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三、下步工作打算
您分析得出的產業發展困難原因十分中肯,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意義。針對您提出的優化全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布局及納入醫保破解特醫食品“進院難”兩項工作建議,市衛生健康委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會同相關部門在支持特醫食品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借鑒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發達省市工作經驗,積極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特醫食品產業實地調研,充分了解產業發展需求,破除長期困擾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針對性出臺相關措施進一步助推產業更快發展。
(一)規范醫療機構診療行為。市衛生健康委將于今年組織專家再次論證,下發《重慶市特醫食品臨床使用管理規范》并組織實施,推進實施《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標識指南》,進一步提升特醫食品在臨床診療活動中的重要地位。
(二)適時開展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審核工作。市醫保局將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醫療準入條件,經過臨床試驗和科學認證,可提高診療效果,確需開展的營養診療相關項目,適時開展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審核工作。同時,配合相關部門對特醫食品明確統一管理方式的前提下,按照醫保信息業務編碼工作要求,繼續做好后續賦碼維護工作。
(三)持續推進特醫食品“放管服”改革。優化特殊食品經營許可、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流程,精簡許可條件和審批材料,壓減審批時限,提高許可或備案效率,促進特醫食品行業快速發展。
(四)助推產業創新發展。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積極協助華森制藥等有意愿的企業開展特醫食品產品研發、注冊申報等工作,跟進生產許可指導服務;市發展改革委將從人才支撐、產業結構優化等各環節共同發力,積極配合開州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的招商引資工作,繼續幫助開州生物醫藥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爭取國家及市級有關專項支持。落地落實各項特醫食品產業支持政策,全力助推我市特醫食品產業搶占大健康“新藍?!?。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3年5月9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