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粗的金項鏈,看著金晃晃,拿火試燒也絲毫看不出問題。然而,這樣一條條成色誘人的金項鏈居然只是表面鍍了一層薄薄的金,真實的材質卻是銀。7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從黃石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了解到,該局破獲一起以典當“金包銀”項鏈(表面鍍金,內部為銀)以假亂真的詐騙案,打掉一個流竄詐騙團伙,刑拘6人。
寄售行老板報警被騙
今年4月28日,開發區·鐵山區公安分局接到轄區一家寄售行盛先生報警,有人利用“金包銀”項鏈冒充純黃金項鏈,以“活當”的方式對其實施詐騙。
(相關資料圖)
接警后,值班民警隨即向其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經了解得知,2月17日至3月25日期間,有4名男子前后拿著黃金項鏈來到盛先生的寄售行,表示自己急需要資金周轉,欲將自己脖子上的金項鏈做抵押??傻降盅浩谙藓?,他們未前來贖回。于是,盛先生按照約定自行變賣處理時,發現這4條項鏈均為“金包銀”假黃金。
嫌疑人落網 通訊員供圖
“他們均是從自己的脖子上直接取下項鏈,這一點就讓盛先生降低了防范意識?!苯涋k案民警詢問得知,當4名男子拿著黃金項鏈來寄售行做抵押時,他例行對抵押的黃金項鏈采取火燒、冷水冷卻等方式進行驗貨時,對方卻表示擔心這些驗貨方式對黃金有損壞,稱不愿抵押。唯恐生意“黃”了,盛先生稱重后,憑著自己的經驗認定,該項鏈成色好、做工精湛,就并未嚴格驗貨而為他們辦理了“活當”手續,先后支付8.6萬元給對方4人。
由于該寄售行內的監控設備的保存期限僅短短幾天,且在辦理“活當”手續時,只是讓寄售人填寫了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并未保留身份證件復印件等相關資料,且嫌疑人字跡十分潦草。一時之間,辦案民警無從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流竄作案六嫌疑人落網
“案發后,開發區·鐵山區公安分局高度重視,立即抽調精干警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眾多偶然碰到一起或許就不是偶然了,團伙作案的可能性很大!”辦案民警介紹,根據這一線索,民警一同認真分析梳理、深度研判,一致認為這4人極有可能就是一個利用“金包銀”首飾抵押套現的詐騙團伙。
掌握到這一線索后,辦案民警兵分兩路展開偵查,一組警力調取案發周邊的監控視頻,另一組警力調查收集相關信息。經民警不懈努力,迅速鎖定了大冶市4名均有賭博前科的馮某、陳某、雷某和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當辦案民警查看4人案發前后的資金流水時,發現陳某、雷某與湖南長沙一家“金包銀”店鋪的老板有多筆交易流水,而馮某、李某與陳某、雷某之間也有著資金來往。
“金包銀”飾品 通訊員供圖
為了能將涉案人員悉數抓獲,專案組提前周密部署,7月7日,專班民警判定時機成熟,決定迅速收網,到他們住宅將在家的陳某、李某、馮某抓獲,下午又將逃往某賓館躲藏的雷某一并抓獲。
4名嫌疑人落網后,民警循線深挖,發現鄒某和董某是“漏網之魚”。7月8日早上,民警乘勝追擊,將其二人抓獲。至此,該詐騙團伙被一網打盡。
經審訊,陳某等6名嫌疑人對利用“金包銀”首飾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為償還賭債,主犯雷某、陳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有人拿“金包銀”首飾當作真黃金典當進寄售行賺取高額差價,遂萌生了同樣的詐騙念頭。兩人一拍即合,先后前往湖南長沙一家“金包銀”店鋪,分別花費1.7萬余元和4.7萬余元采購了一批“金包銀”項鏈。
陳某、雷某二人一般不直接出面參與寄售行抵押物品,而是安排李某和馮某等人前往各區寄售行流竄作案9起,將“金包銀”項鏈以“活當”的形式以假亂真抵押寄售行,涉案金額達20余萬元,事后他們再分贓。直至民警將他們抓獲歸案時,他們抵押所得的現金均被用于賭博。
“如果我不是走上了賭博這條不歸路,我應該也不會坐在這里!”在審訊室里,主犯雷某、陳某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懊悔不已。
目前,雷某等6名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注:圖片及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27-85721622 。)
標簽: